Imsm top

上海博物馆东馆

排队时间  7分钟
2573记录197想去

时间每天 10:00-18:00 提前1小时停止入馆
周二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952号
费用Free

上海博物馆东馆(Shanghai Museum East)坐落于浦东新区,是上海博物馆的一座分展馆,2024年2月2日试开放运行,主要定位为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致力于构建完整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


上海博物馆东馆

展厅及馆藏 · Halls and Collection

上海博物馆东馆分为地上6层和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11.32万平方米,陈列展示区总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共设置13个常设展厅和3个特展厅,展陈分为中国古代艺术通史海派与江南文化交流互动体验四大系列,珍贵文物展出比例约为10.5%

中国古代艺术通史系列依托上博系统、完整的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按专题陈列介绍,包括青铜馆、书法馆、绘画馆、印章馆、陶瓷馆、货币馆、雕塑馆、玉器馆等八个常设展厅。

-青铜馆:陈列逾500件文物,分为萌生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融合期、复古期、青铜器制作技术等8个板块,系统反映公元前18世纪以前至公元19世纪中叶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生、发展、演变的历程。重要展品包括「海内青铜器三宝」之一的西周晚期大克鼎、春秋早期的盥洗器子仲姜盘、战国中期的标准量器商鞅方升、西汉时期的青铜镜「见日之光」镜等。


大克鼎,西周孝王(公元前10世纪末)

-书法馆:展出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秦石鼓文及秦汉至两晋、南北朝等各个时代的文字与书法作品,系统展示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轨迹。珍贵藏品包括王羲之的《上虞帖》、王献之的《鸭头丸贴》、怀素的《苦笋帖》、宋徽宗《千字文》等。
-绘画馆:陈列从唐代至近代的绘画,涉及各种绘画门类,以此反映中国绘画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珍贵文物包括唐代孙位《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宋徽宗的《柳鸦芦雁图》等。


《高逸图》,孙位,唐代

-印章馆:展出上自西周、下迄清末的玺印篆刻作品,呈现中国印章艺术的发展历史,解读各个时期印章的不同风貌及其深厚的艺术内涵。
-陶瓷馆:陈列逾500件陶瓷文物,涵盖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灰陶,商周、春秋战国及东汉时期的青瓷,唐三彩,宋代汝窑盘,元明清景德镇瓷器等,展示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迄清末长达8000年的中国陶瓷史。
-货币馆:陈列近7000件文物,涵盖原始货币、青铜铸币、金银纸币等不同币种,呈现中国3000多年的货币史,以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概貌。
-雕塑馆:展出战国至明代的逾120件文物,以石刻雕塑为主,兼及陶塑、铜像、木雕,介绍中国的雕塑艺术史。
-玉器馆:陈列从新石器时代至元明清时期的玉器,以礼器和装饰用玉为主,呈现中国玉器的发展脉络与艺术风格。


玉神人,石家河文化(公元前24世纪-前20世纪)

「海派与江南」系列包括三个专题展览,「考古上海」探寻上海城市文化的历史脉络,展现上海城市精神的历史基因;「海上书画」展示海派书画的创作与鉴藏,彰显上海城市的艺术特质;「江南工艺」陈列江南地区历代工艺精品,呈现江南的精神气质。另外还开设了「陶瓷与中外文化交流」「赵朴初书法艺术馆」两个专题展厅。

文化交流系列的大、中、小三个特展厅将举办影响力与学术性兼备的海内外文物特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鸭头丸贴》,王献之,晋代

数字 · Numbers

上海博物馆东馆总建筑面积11.32万平方米,陈列展示区总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共设置13个常设展厅、3个特展厅和4个互动体验空间,展陈依托上海博物馆超过102万件(套)馆藏文物,珍贵文物展出比例约10.5%

近年重要展览 · Important Exhibitions

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
展期:2024-02-02 ~ 2024-05-20

部分藏品


马家窑文化彩陶涡纹壶,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神像飞鸟纹玉琮,新石器时代


子仲姜盘,春秋早期


「广汉大将军章」银印,西汉


《行书章侯帖》,米芾,北宋


《柳鸦芦雁图》局部,宋徽宗,北宋


汝窑盘,宋代


哥窑五足洗,南宋


《洞庭东山图》,赵孟頫,元代


「七十二峰深处」牙章,文彭,明代


上海博物馆东馆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870张照片
66条评论
jinnian08
很好看,每个展都很有意思。
行走的海风
【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历代书画作品,其数量之丰富,质量之精美,享誉海内外,是中国博物馆书画收藏的重要代表。2024年底,上海博物馆(东馆)中国历代书法馆和中国历代绘画馆先后开启,也从那时候开始,上海博物馆宣布以历时三年,共计六期的方式展出馆藏所有书画,此等豪迈壮举,当之无愧为国内博物馆之表率。2025年6月28日,备受瞩目的书画馆(第二期)如期而至,两馆完成全部展品的更新,且在时代叙事方面毫无弱项,充分传递我国书画的发展脉络,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这注定是中国博物馆书画领域的年度盛事,上海博物馆为中国书画爱好者再次献上一场饕餮盛宴。 也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巧合,这段期间恰逢西安碑林博物馆全新开启,“曹全碑”入驻全新展厅,碑身不再被玻璃包裹,而是以更精彩的相貌展示在观众面前。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书法馆此次展出《曹全碑》“因”字不损本,是该碑自出土以来的最善本,因碑身自明代出土不久便遭遇断裂,在断裂前的完整拓本极为罕见,此拓本纸墨精绝,旧装完好,被誉为海内孤本,2013年被列入国家文物局《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是博物馆爱好者口中“195”的重要一员,也是禁出文物中与明定陵出土“凤冠”并驾齐驱的极罕见的明代文物。(ps,展厅中还有另一件禁出文物王安石《楞严经旨要》卷) 中国历代绘画馆自从在第一期拿出禁出文物“孙位《高逸图》卷”后,显然也必须获得书画爱好者高赞的口碑。展出如此珍贵的作品对上海博物馆来说极其不易,这一方面得益于上海博物馆(东馆)升级的展览环境,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上博人对于知识、内容毫不吝啬的诚挚分享。作为国内第一流博物馆,为观众带来优质的展品,是我们在上海博物馆常设展和各个临时展览中总能获取的最直观感受。 第二期的绘画展品中,最期待作品必须来自梁楷《八高僧故事图卷》,尽管它不是禁止出境文物,却是一件和上海博物馆有着密切关联的作品。《八高僧故事图卷》为清宫旧藏,辗转自东北后,流落于北京琉璃厂,也因画作晦暗不清,无人问津。幸运的是,作品最终由上海博物馆收藏,经过装裱师傅修缮清理,发现梁楷的落款,曾被乾隆定为“宋人无款画”的画作作者,在新时代得以昭示。梁楷的传世作品,全世界大致不超过15件,我们熟悉的《寒山拾得图》、《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等,都是他经过“减笔”之后的作品,珍贵的《八高僧故事图卷》正是梁楷绘画风格由繁入简的重要作品,实在精佳。梁楷擅画佛道人物,《八高僧故事图卷》虽以佛教僧侣故事为题材,但并不是寻常所见宗教画,绘画中出现了较多令人喜爱的通俗故事,这无疑与当时的社会风俗潮流有关。
leonansn
去过两次,现在新开了好几个常设展,更丰富了内容。场馆超级大,有好几个文创店。
更多相关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5 i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