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一组犀牛化石为切入点,结合图片和文字资料,向参观者介绍犀牛在古代中国地区的生存状况。
化石证据表明,从更新世早期(距今260万年前)至今,亚洲一直生活有犀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就收藏有重庆地区出土的不同时期犀牛骨骼和化石,包括更新世的苏门答腊犀头骨和爪哇犀肢骨,1.3万年前的梅氏犀颌骨与牙齿化石,以及约7000年前的犀牛牙齿。
犀牛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最北可至北京、河北一带,山东梁山发现的商代「小臣艅犀尊」、陕西兴平县出土的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都惟妙惟肖地塑造了苏门答腊犀的形象,表明铸造青铜器的工匠曾亲眼见过犀牛。
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类的捕猎,中国野生犀牛的栖息地不断南移,汉代以后北方地区已难觅犀牛踪迹,辽代初期华东地区尚有犀牛生存,至20世纪前中期在云南地区灭绝。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品:
万州盐井沟大垭口化石地点发现的苏门答腊犀头骨,早更新世时期
万州盐井沟出土的爪哇犀肢骨,早更新世
重庆巫山迷宫洞发现的梅氏犀颌骨与牙齿化石
错金银犀牛铜带钩,战国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