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1900-1991)与吴冠中(1919-2010)是中国绘画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探索者和成功实践者。本次展览将通过百余幅绘画作品,呈现林风眠和吴冠中对中国绘画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开拓,带领观众一窥二者艺术风格、创作理念和审美趣味的异同。
林风眠1919年底赴法勤工俭学,先后入第戎国立美术学院、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深造。1926年初,年仅26岁的林风眠就任国立北京艺专校长,28岁即成为国立艺术院(后更名国立杭州艺专)创始院长。
他敏锐地捕捉到世界艺术的潮流和趋势,把西方现代绘画思想带回中国,贯彻到艺术教育实践中,催生了中国现代绘画的萌芽。
吴冠中1936年考入国立杭州艺专,受到时任校长林风眠的美术思想启蒙,也得到关良、潘天寿、吴大羽等前辈亲授。1946年,吴冠中以全国甄选考试第一名获公费资助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深造,1950年留学归来后辗转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校。
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影响,他先后发表《绘画的形式美》《关于抽象美》,引发关于形式与审美之独立性的论战,此后因「笔墨等于零」「解散美协」等激越观点引发的争论,更是为中国绘画现代之路的探索注入新的动力。
部分展品
《琵琶仕女》,林风眠,20世纪50年代,纸本水墨设色,中华艺术宫藏
《农妇(满筐)》,林风眠,20世纪50年代,纸本水墨设色,上海中国画院藏
《菖兰》,林风眠,1961年,纸本水墨设色,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藏
《立》,林风眠,1963年,纸本水墨设色,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藏
《巴黎郊外乡村》,吴冠中,1950年,纸本水彩,中华艺术宫藏
《水田(一)》,吴冠中,1973年,木板油画,中华艺术宫藏
《狮子林》,吴冠中,1983年,纸本水墨设色,中华艺术宫藏
《故宫》,吴冠中,2006年,纸本水墨设色,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