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韫·九州」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早期中国」系列展览的第二部曲,共汇集全国48家文博单位的450件(组)玉器及相关文物,以玉为载体探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中国形成的进程,诠释中华文明不拘一格、兼收并包的深刻内涵。
早在9000年前,我国先民便开始选取玉或美石制作工具、装饰品,乃至祭祀礼仪用品,使得玉器成为体现中国史前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原始信仰和观念形态最为重要的代表性遗存。玉器作为高级工艺和族群文化的物质载体,也见证着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因而通过对史前玉器的研究,不仅能得知区域文化的发展情况,还能了解不同区域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为展览的合理论述奠定基础。
玉斜口筒形器,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出土
展览分为三个单元。「技术·流变」单元首先阐述玉器的概念和制作工艺,随后探究史前玉器在东北地区、东南地区、江汉地区、海岱地区、甘青地区及陕西地区的分布和发展,以及玉器在不同文化区的交流互动,勾勒中国史前玉文化的总体概貌。
「区域·文明」单元选择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良渚和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陶寺、石峁这四个典型遗址,从遗址所体现的社会复杂化以及玉器在社会复杂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两个层面上,阐释四个遗址不同的文明发展道路和模式。
「玉礼·中国」单元分为三章,探讨史前玉器在中华传统礼制文明起源和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章聚焦与祭祀天地相关的圆璧方琮,第二章关注反映祖先崇拜的龙凤纹玉器,第三章介绍象征军权王权的玉钺、玉刀,展示了史前玉器所蕴含的祭天、崇祖、尊王这「礼之三本」的深厚基础。
部分展品
玉勾云形器,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出土
玉琮,良渚文化反山王陵二十号墓出土
玉璧,良渚文化反山王陵二十号墓出土
玉人头像,石峁文化石峁遗址出土
玉璜,客省庄二期文化太平遗址出土
玉钺,陶寺文化陶寺遗址22号墓出土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