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m top

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

排队时间  0分钟
47记录21想去

时间2025年5月18日 - 11月17日 8:30 - 19:00
提前1.5小时停止入馆
11月闭馆时间提前至18:00,每周一闭馆
展馆陕西历史博物馆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
展厅第五展厅
费用Free(需预约)

本次展览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早期中国」系列展览三部曲的第三期,旨在勾勒中国青铜文明兴起与繁荣的进程。展览汇集341件(套)青铜器及相关文物,是近年来国内涉及夏商周三代青铜器数量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的一次展示。

展览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技术·潮流」,重在阐述青铜器的概念和制作工艺,勾勒中国冶金技术在受外来技术影响下加速发展,并与中原传统陶礼器结合创制出中国特有的青铜礼器,进而发展为彰显权力和身份地位的青铜礼器群的过程。

第二单元「中心·四方」,分别从夏、商、周三代都城的「中心」层面和三代王朝所控制或影响的「四方」层面,体现社会的复杂化进程以及青铜器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阐释王朝文明逐渐影响四方的中华文明发展道路。

第三单元「礼乐·中国」,阐释了青铜器所蕴含的祭天、崇祖、尊王这「礼之三本」的深厚思想,展现了以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的礼乐制度与礼乐文明的渐趋形成。

部分展品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63张照片
5条评论
拿破破
展览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古国时代研究成果作为支撑,是少见的工程阐释展览,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很有意义,是“两个结合”新成果。展览定位在学术成果的转化上,因此审美很高的文物比较少,书院街石峁陶家营宁夏获国等新发现文物、二里头齐家岳石斗鸡台三星堆文化交流、河南商洛发现二里头文化管流爵首次展出文物,以及展柜突出中心和周边互动、把文物按照观点排列组合是优点特点亮点,比如多个文化、多个地域、多个形制的文物同置于一柜,凸显了多元、交流、融合,这才是学术成果的展览式样转化。但是,转化距离“深入浅出”还有一定距离,还有不少把论文搬到博物馆里,把论文变成实物的痕迹,专业人士看了像是在家里看论文,普通观众看了感觉门槛仍然很高。同时,展览里透露着一股大中华文明沙文主义,外来影响不说明,对外输出反复提,有些中外交流方向还没明确的观点,直接说成中原影响了周边,没有明确的观点最好不说,说了就有倾向性影响,这是比较令人反感的。展览制作水平不高,灯光展柜环境都不够好,虽然借到的文物突出技术科技,但是展览主旨提炼感到比较困难。另外,展厅互动装置过度,没有考虑到新时代博物馆人流量大、学龄儿童尤其多的特点,展厅乱糟糟成了娱乐场所。当然,展览是个“三部曲”,形成了“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策展思路,但礼乐文明虽然是青铜之路发展的终极结果,展览中篇幅太长、颗粒度过细、文物观赏性突然提升,反而冲淡了展览主题。展览有随展图录、讲座、文创体现了博物馆运营的高水平。
kiwi
三期展除了第一期的时间完全无法去看以外,其余两期文物本身都相当全面有可看性。只是你看到一个展柜跟堆肥一样把每一件都代表很多信息的钺堆得让人喘不过气之后,难免有暴殄天物的感觉。我敢说90%的人都会漏看这其中的精彩之处。和令人惊艳的碑林新馆+旧馆灯光改造相比,陕历博就是典型的铁饭碗式不思进取。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特展厅是序号最后面的厅所以人相对少点。常展厅也去看了眼,一进去差点被漫天的人味熏死,惯例每次看一眼安伽棺床,看完迅速逃跑。
yunyanuan001
好失望
展馆里的其他展览
附近的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5 i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