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m top

赵无极:版艺匠心

1记录42想去

时间2025年12月13日 - 2026年5月3日
10:00 - 18:00 周五延长至22:00(12月5日除外)
提前30分钟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馆M+博物馆
地址香港九龙博物馆道38号西九文化区
展厅G层地下大堂展厅
费用Free(需入馆门票)

本次展览将展示 M+ 博物馆藏法籍华裔艺术家赵无极(1920-2013)的近180件作品和文献资料,辅以来自多个博物馆及私人收藏的50余件绘画、版画、书籍及纸本作品,追溯其作品中的美学、技法与风格演变,探讨他如何利用版画激发其抽象实验,以版画为视觉与思想的载体,促进其艺术作品的传播。

赵无极早年深受中国绘画与书法熏陶,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今中国美术学院),师从林风眠、吴大羽等革新派画家。1948年,赵无极前往巴黎,发展出标志性的抒情抽象——一种澎湃奔放的视觉语言,将中国艺术元素和油画结合到版画的层叠技法,开拓出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1970年代初,赵无极回到中国重新探索水墨的表现力,并与其油画创作并行发展。他的作品在这一时期更显灵动与多变,体现出道家哲学中的自然、和谐与平衡,以独到的艺术视角,融合中西传统,拓展抽象艺术的边界。

《无题》,赵无极,1960年,飞尘法蚀刻版画



展览分为「初遇版画」「走向抽象」「从心所欲」3个主题。「初遇版画」介绍赵无极早期涉足版画创作的历程,始于他在1948年抵达巴黎并融入当地艺术圈。他形容版画创作「几乎像是游戏」,比油画更有趣味、成果更难预测。

「走向抽象」部分讲述赵无极持续探索版画之际,逐渐运用视觉语言描绘大自然的原始力量,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幻想风景。他的创作开始深入挖掘图像的诗意与哲学潜力,标志着他果断迈向抽象风格的关键一步。

「从心所欲」部分呈现赵无极艺术生涯晚期的版画创作,体现他对中西艺术传统的成熟糅合。赵无极不断突破版画的界限,其诗意的构图愈见丰富多样,用色亦更为明亮。

部分展品

《无题》,赵无极,1963年,飞尘法蚀刻版画



《无题》,赵无极,1978年,石版印刷



《无题》,赵无极,1973年,飞尘法蚀刻版画



《无题》,赵无极,1969年,飞尘法蚀刻版画



《无题》,赵无极,1995年,石版印刷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展馆里的其他展览
附近的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5 i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