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将展出中国艺术家吕林从1940年代至1990年代的创作,包括版画、连环画、素描、油画、水彩画、中国画等,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吕林的人生经历与艺术实践,致敬其在艺术教育方面所做的贡献,侧面呈现川美前身之一——西南人民艺术学院的历史。
吕林1920年出生于山西吉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小热爱艺术,17岁起从事木刻版画创作,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参与者。「红星照耀 风华正茂」部分介绍1940年吕林奔赴革命根据地延安后的经历,展出木刻版画《救护小八路》(右)《马尸变成工事》,连环画《纪利子》、《刘胡兰》等。
1949年吕林随军南下入川,后到重庆,在中央西南局和西南文教部的领导下组建西南人民艺术学院美术系,该系后来独立为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即四川美院前身。「赓续延安 扎根西南」部分将展出吕林的素描和油画作品,以及编写的《艺用人体解剖图》等教材。
《黄昏的垛草》,吕林,纸上油画,20世纪50年代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吕林收拾行装来到工地写生创作,他在剑门关与铁路工人共吃同住体验生活,创作了大批反映建设者生活的素描、水彩和木刻画。「投身建设 讴歌人民」部分的展品包括《宝成铁路的女勘查员》、《支援宝成铁路》、《秦岭盘道》等。
1960年代,吕林对川渝地区的汉代画像砖进行系统考查、研究,参观并亲自拓印四川各地画像砖和石刻浮雕。他以拓片方式探索创新之路,丰富中国现代版画的表现形式,创作了一批追求形式风格的作品。「研究汉砖 汲古出新」部分将展出石膏拓片版画《梨园管理之三》、 《施化肥》,朱砂拓版画《鱼跃》等。
进入1970年代以后,吕林致力于水墨画创作,题材为人物和动物两类。其人物画多描绘观音、钟馗、李白、杜甫、苏东坡等形象,动物画则专注于熊猫的水墨表现手法,以拟人的方式表现熊猫的憨态。「笔耕不辍 情寄天府」部分展出《钟馗》、《国宝图》、《拍马图》等。
部分展品
《马尸变成工事》,吕林,木刻版画,1947年
《农民肖像》,吕林,素描,1953年
《支援宝成铁路》,吕林,套色木刻版画,1954年
《宝成铁路的女勘查员》,来自诗画集《秦岭之晨》第9页,吕林,木刻版画,1956年
《施化肥》,吕林,石膏版画套色拓片,1965年
《梨园管理之三》,吕林,石膏版画套色拓片,1975年
《国宝图》,吕林,设色纸本,1993年
《钟馗》,吕林,设色纸本,20世纪90年代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