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位于西安北郊的渭河河畔,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阳陵而建,1999年建成开放,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是我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遗址本体展示面积6900平方米,院内长期陈列文物逾1万件,包括各种陶俑、陶塑动物、生活用具等。
「车骑将军」金印,帝陵南区从葬坑出土
汉阳陵目前出土的唯一一枚金印
历史 · History
汉阳陵是西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前141年)与王皇后异穴合葬的陵园,公元前153年-前126年建造,修建时间长达28年,陵园总面积20平方公里。
1906-1910年,陕西省高等学堂的日籍教习足立喜六对包括阳陵在内的西汉诸陵墓、汉长安城等遗址遗迹进行了初步考古调查。
1972年,陕西省博物馆发掘清理阳陵刑徒墓地,揭开阳陵考古发掘工作的序幕。199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配合西安-咸阳机场基建的考古钻探中发现多座丛葬坑,进一步发掘出土大量彩绘裸体陶俑、南区丛葬坑。
负重武士俑
1990年代,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发掘和钻探阳陵南区丛葬坑、南门阙遗址、陪葬墓区、帝陵陵园、后陵陵园等区域,出土大批汉代文物。1999年,陕西省政府征用阳陵封土周围的文物保护用地2894亩,着手筹建汉阳陵博物馆。
1999年,汉阳陵考古陈列馆率先建成开放。2001年,汉阳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2006年增设阳陵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
2008年汉阳陵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7年更名为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俯瞰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外景
展厅及馆藏 · Halls and Collection
汉阳陵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帝陵陵园,主要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区丛葬坑、北区丛葬坑、礼制建筑、陪葬陵园、刑徒墓地、阳陵邑等部分组成。帝陵陵园为方形,封土四周建有81条呈放射状布局的陪葬坑,陵园东边的司马道两侧分布着王侯将相和文武百官的逾1万座陪葬墓。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依托阳陵发掘历史遗迹与出土文物而建,目前设有考古陈列馆、帝陵外葬坑遗址保护展示厅、南区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宗庙遗址等4个基本陈列,长期展示文物超过1万件,包括骑兵俑、武士俑、侍女俑、宦官俑、陶塑动物俑、铜镜、印章、封泥等。
「大上贵」对称连叠草叶纹镜
刻有12字铭文:大上贵,长乐未央,愿毋毋相忘。
汉阳陵考古陈列馆
基本陈列以「巍乎盛景」为主题,分三个篇章展示文物近1000件,「静默帝王·盛景创开」围绕文景之治的大背景,介绍汉景帝治国理念与历史贡献;「微缩帝国·盛景重现」展出近30年的考古出土文物,窥探汉代物质文化、政治制度与精神生活;「巍峨帝陵·盛景永存」借助图文形式呈现汉阳陵大遗址保护的展示理念。
帝陵外葬坑遗址保护展示厅
外藏坑围绕帝陵封土四周而建,共有81座。保护展示厅是一座地下建筑,在帝陵封土东北10条外藏坑的基础上建造,以玻璃墓葬、通道达到文物保护与展示的双重效果。此外展厅还采用幻影成像技术演绎历史故事,再现西汉皇帝的宫廷生活。
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
南阙门是帝陵陵园四个门中的南门,也叫朱雀门,由2组对称相连的「三出阙」建筑组成,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帝陵陵阙建筑遗址。该保护展示厅外观是一座仿汉式阙门建筑,在近2000平方米的展厅内完整保护现存遗址,介绍古代阙楼建筑的演变历史。
宗庙遗址
德阳宫遗址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平面为「回」字形双回廊结构,形制规整,规模宏大,可以与汉长安城的礼制建筑媲美,是目前发现最完整的帝陵陵庙建筑遗址。保护和展示手法上,采用遗址局部复原、水平上移等形式,展示西汉宗庙建筑的恢弘气势。
数字 · Numbers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1999年建成开放,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我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长期陈列文物超过1万件。
近年重要展览 · Important Exhibitions
阳陵印记:汉阳陵文化遗珍篆刻艺术展
展期:2019-12-30 ~ 2020-4-30
汉家衣裳:汉代服饰艺术再现展
展期:2019-10-1 ~ 2019-12-1
部分藏品
塑衣式跽坐拱手俑
铜升和铜斗,量器与计量单位
鎏金铜承弓器
铺地方砖
铭文内容: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践此万岁。
鎏金铜鸠杖首
陶灶
陶案和陶勺
铜镜
铠甲武士俑
部分展厅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