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m top

从皇帝到公民: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

排队时间  1分钟
129记录110想去

时间常设展 8:30 - 18:00 提前80分钟停止售票
2025年10月1日至8日延长开放至21:00
展馆伪满皇宫博物院
地址长春市宽城区光复北路5号
展厅嘉乐殿
费用Free(需入馆门票)

「从皇帝到公民」是大型编年体式历史人物展览,展出历史照片421张、文物超过260件。展览按照溥仪的人生阶段划分为末代皇帝、天津寓公、伪满皇帝、特殊战犯和普通公民五个部分,呈现他一生传奇经历的同时,折射出20世纪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末代皇帝

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是光绪皇帝的侄子,3岁时登基成为清代第十二任也是最后一任皇帝,年号宣统。辛亥革命后,溥仪在袁世凯的逼迫下退位,但被允许继续居住在紫禁城内,史称「清废帝」

3岁的溥仪(右)与父亲、弟弟在一起



天津寓公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等人逐出紫禁城,溥仪在日本大使馆的帮助下逃往天津日租界。后因清东陵遭军队盗掠,溥仪与国民政府完全决裂并倒向日本人,1931年秘密离开天津前往东北。



伪满皇帝

1932年,日本策划建立了「满洲国」,溥仪担任「执政」,以长春为首都。1934年满洲国改制为帝国,溥仪登基为帝,年号康德,从此成为日本人控制下的傀儡皇帝。

溥仪颁发的第一号《执政令》



特殊战犯

抗日战争结束后溥仪逃到沈阳,原计划乘飞机前往日本,但被苏联红军逮捕并囚禁,期间曾经作为证人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950年,苏联将溥仪移交给新中国政府,他被送往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1946年溥仪出席东京审判



普通公民

1959年,溥仪被特赦释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之后被分配到北京植物园工作,出版自传《我的前半生》。1964年他加入政协全国委员会,1967年因肾癌在北京逝世。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172张照片
39条评论
waterban
溥仪的一生!
kiwi9cat
图片文字为主,展出复制品未标注。
gwdjc
在伪满洲皇宫博物院的嘉乐殿是伪满皇宫中最大的赐宴场所,每逢节日或重要纪念日宴会什么的,均在这里举行。目前这里一楼正在开展从皇帝到公民的展览。 以前关于溥仪这个清朝的末代皇帝,我们似乎对他只有一个名字上的概念。如今看了他的这个从皇帝到公民展,通过他的日常起居生活,以及对于他一个生平的一个叙述,我好像更加了解这位从年幼起就被迫执政,登基又三起三落,后被军阀排挤、被外国人欺负、又被日本人操控,经济清朝末年军阀混乱、列强侵略皇帝的不自由生活与复杂的心历路程。 溥仪是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皇帝,从小接受的是皇家思想教育,一生三起三落,做过末代皇帝、复辟皇帝,也做过傀儡皇帝,新中国之后做过囚犯也成为公民,成为过罪人也悔过从新,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之人。儿时深受两个老师的影响,后又被动荡的国局和国外列强利用与怂恿,使他的这个性格呢,从地主家的小公子,变成了一个生活飘荡多苦多难的一个公子哥,又不得不背负起这个恢复家族(皇族)荣耀的枷锁与使命。不论是生活还是精神上,都是相当矛盾的。生活上衣食无忧,精神上有压抑,有张狂,还有执着。 感觉他就是从小生活的太好了吧,老师从小就教育其封建的思想,所以导致阶级观念非常强。不断逃亡的过程中,在那些军阀的控制之下非常的反感,一直希望复辟大清。发现军阀靠不住,想联合外国人,又发现外国人也靠不住。此时只有日本人对他好,他脆弱的心灵得到了宽慰与救赎。再加上军阀把他把清朝的祖坟给炸了,他就非常的愤怒,决定一定要报此仇。于是在日本的捅咕和所谓帮助下,他就想要复辟。万万没想到日本人也只是想要侵占,然后他就逃跑,途中被威胁,就跟日本人商量周旋了一下,结果就是出卖东北的主权,成立他的清朝政府,伪满洲国。 展出最前面部分有一个复刻版刻有太极八卦的金制欹器,其老师以此告诫他过满则溢的道理。 受控关东军时期有一张巨大的北极熊皮格外引人注目,乃伪满各省省长献给溥仪的执政贺礼之一,只有接待重要客人的时候才会把它披在地上,彰显身份。 有个蜡像场景是其宣布支援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于1942年会见了汪精卫的场景。穿着军服的应该是日本731部队的人,穿燕尾服的是汪精卫,白色的是溥仪。汪精卫在南京城里和溥仪的大满洲国疗伤。
展馆里的其他展览
附近的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5 i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