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共计展出文物116件(套),以晋、楚、吴三国的文化交流为明线,以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与礼制文化为暗线,呈现春秋权力博弈的微观史诗。
展览以「申公巫臣出奔」的历史事件为引,分为出奔、委质、聘问、会盟4个单元,通过其叛楚、投晋、联吴的传奇经历,深入探讨春秋时期的诸侯形势与文化互动。
「出奔」指国之公卿离开母国去往他国的个人行为,多出于政治因素,在春秋战国时期较为普遍。公元前589年,楚国高官巫臣奉命出使齐国,却在半途带着夏姬逃往晋国,巫臣的叛逃让晋国获得关键情报,为后续联合吴国对抗楚国埋下伏笔。
「委质」是春秋战国时期卑幼往见尊长的见面礼仪,其特点是礼物献给受礼者后不再返还,可与策名行为一道成为确立君臣关系的礼节。巫臣向晋景公献礼效忠后成为晋国大夫。
「聘问」是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最常见的一种交往行为。巫臣出使吴国,传授车战技术与中原礼制,推动吴国军事与文化革新。
「会盟」是春秋时期极为频繁的互动行为。原本作为社会准则的宗法制濒临崩溃,各诸侯国不得不使用这种看似牢固的契约关系应对信任危机。
部分展品
吴王余眜剑
铺首牛头螭纹鼎
夺簋盖
彭子射盂鼎
晋公盘
吴王夫差鉴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