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与敦煌研究院合作举办,将展出敦煌研究院历年来出土纺织品文物14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件,国家三级文物2件。展览分为敦煌丝绸的发现、收藏、种类、用途、研究、修复和工艺复原7个章节,介绍了敦煌丝绸的历史与现状、价值与研究、保护历程与工艺复原。
1900年,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无意间打开第17窟的藏经洞,发现公元4-11世纪的佛教经卷、刺绣、绢画等文物逾5万件。这些文物经英国斯坦因、法国伯希和,以及俄、美、日等国探险队的劫掠,仅有少部分留存于国内。
斯坦因拍摄的藏经洞洞口
1988-1995年,敦煌研究院考古工作人员对北区崖面上的所有洞窟进行清理发掘,在73个洞窟中出土从北朝至元代的各类织物230余件。樊锦诗和彭金章在考古过程中对其进行初步研究,王进玉则从科技史的角度有所涉及。此外敦煌壁画也成为研究丝绸的重要资料,段文杰曾研究其衣冠服饰,常沙娜等则研究染织图案。
经过科学的分析测试,研究人员了解到敦煌发现的纺织品以丝绸为主,其种类有绢、绮、绫、纱、罗、锦、夹缬、缂丝、刺绣等,用途大多与佛教有关,主要用于大型佛教节日、重要寺庙宗教活动,以及僧尼们的日常修习。
敦煌莫高窟出土纺织品大多破损严重,以经幡和织物残片为主,急需保护。近年中国丝绸博物馆对敦煌丝绸的印染、编织技法、服饰制作等方面开展工艺复原工作,如各种夹缬技法的研究与工艺再现、刺绣和百衲物品的形制复原与缝制工艺研究,以及编织类丝带和经帙等的复原。展览将特别展出复原成功的花卉纹绞编经帙。
部分展品
锦缘花卉纹绞编经帙复原
根据文物实际状况,复原出花卉纹样,同时将竹子抽出成丝并上色,借助定制工具将竹篾固定好后,对照文物图案用丝线在竹篾间绞转编织。
朵花团窠对雁夹缬绢复原件,原件现藏法国吉美博物馆
团凤纹印花绢,西夏
丝绸法轮纹刺绣,元代
丝绸花卉纹彩锦,元代
织银纱幡,元代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