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是一个人最具辨识度的部位,也是向外传达心绪的重要窗口,可以说脸是一个人的象征符号。人类很早就开始创作以脸部为焦点的肖像画,以此记录重要历史人物的存在,表达对特定对象的纪念或崇拜之情。同时人们也相信,戴上面具可以隐藏原本的自我,变成他者,因而在宗教仪式或戏剧表演中,面具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次展览以「脸」为关键词,呈现藤田美术馆收藏的相关画作和面具,带领观者欣赏艺术中的多元面孔,探索一张张面孔背后的故事。重要展品包括《雪舟自画像》摹本、《丰臣秀吉像》、干漆伎乐面「醉胡从」。
部分展品
《雪舟自画像》摹本,室町时代(16世纪)
这是室町时代画僧雪舟的自画像的摹本。画中面部轮廓以墨线之上叠加朱红色线条来表现,眼睛周围有深深的皱纹,最值得注意的是眉毛分为前后两部分,形状独特,被认为是雪舟真实的自我写照。
《丰臣秀吉像》,江户时代(16-17世纪)
丰臣秀吉(1537-1598)是统一日本的战国大名,死后被神化并作为「丰国大明神」被供奉于丰国神社。这幅画就是丰臣秀吉的神像,画家试图通过描绘秀吉的眼角、眼睑皱纹和上睫毛等细节来真实地展现出秀吉的模样。
干漆伎乐面「醉胡从」,相李鱼成,奈良时代(8世纪),日本重要文化财产
伎乐是一种以滑稽的动作进行表演的艺术,大约在飞鸟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在平安时代中期衰落,现已不复存在。「醉胡从」意为醉酒的胡人王的侍从,人们在表演「胡人醉舞」故事时会佩戴这类面具。
《斋宫女御像歌仙切》,(传)土佐光长,镰仓时代(13-14世纪)
《歌仙切》,后醍醐天皇御笔,室町时代(15-16世纪)
《临济德山图》,室町时代(13-15世纪)
《寒山拾得图》,因陀罗,中国元代(14世纪)
能面小面,(传)越智,室町时代(15世纪)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