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m top

虫:易逝之物

0记录0想去

时间2025年9月1日 - 11月30日 10:00 - 18:00
展馆藤田美术馆
地址大阪市都島区網島町10番32号
费用Free(需入馆门票)

秋风渐起时,草木间回荡着铃虫、蟋蟀、蝈蝈等昆虫的鸣叫声,它们传递着季节的讯息,也催发人们的哀思与愁情。在日本,「虫」已成为秋天的季语,亦是「物哀」美学的典型意象。

本次展览聚焦生命短暂的「昆虫」,遴选藤田美术馆馆藏中的绘画、茶道具、莳绘漆器、能剧服饰等,邀请参观者一窥昆虫与日本美学的密切联系,体味日本人感慨无常的「物哀」之情。

最重要的展品是平安时代早期的「花蝶莳绘挟轼」,以莳绘技法描画蝴蝶、宝相花等纹样,做工细致考究,被指定为日本国宝,相似的例子可见于正仓院的宝物中。一并展出的还有存放这件文物的箱盒及其现代复制品

其他展品包括罕见以秋虫为主题的能剧服饰「绀地格子虫尽纹长绢」,荷兰代尔夫特窑模仿中国青花瓷烧制的彩绘陶瓷「阿兰陀烧」

部分展品

花蝶莳绘挟轼,日本平安时代(9世纪),日本国宝

挟轼是一种放置在身体前方,用于凭靠憩息的台子。





古芦屋糸地蒲团型釜,日本桃山时代(16世纪)



阿兰陀四方蓝画花鸟蜻蜓向付,17世纪
向付为日本怀石料理用具。



阿兰陀色画山水花蝶钵,17-18世纪



梨子地蝶菊枝莳绘葛桶,日本江户时代(18-19世纪) 

葛桶是能乐中使用的道具,主要用作凳子,亦可用作酒桶或酒杯。



绀地格子虫尽纹长绢,日本江户时代(18-19世纪)
长绢是一种单衣式能剧装束。该装束以藏青色纱罗为底,饰以格子纹样,形似虫笼,并以金线织出松虫、铃虫、蚱蜢等秋季昆虫的图案,是罕见以秋虫为主题的能剧服饰。



紫地柳蝶纹舞衣,日本江户时代(18-19世纪)



能面怪士,出目满忠,日本江户时代(18-19世纪)

「怪士」由饰演男性神灵或武将亡灵的角色佩戴。该能面曾用于能剧《松虫》的演出,由因松虫鸣叫而怀念故友的男性亡灵角色佩戴。



《百花香露树花虫鸟兽图》,日本明治时代(19世纪)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展馆里的其他展览
附近的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5 i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