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汉简,20世纪中国考古界最重要的发现之一,1930年由中国、瑞典联合考古团队发现于内蒙古居延地区,首批出土简牍346枚,随后又相继出土超过1.5万枚,多为汉代文物。抗日战争期间,为躲避战火,这批文物先后曾被运往美国国会图书馆保存,目前主要保存于中国大陆、瑞典和台湾三个地区,位于台北的中央研究院历史文物研究所是居延汉简的重要收藏场馆。
「居延汉简」主要为汉代边塞遗留文书,直接、生动地记录了大约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初,当地军民在军事、法律、教育、经济、信仰以及日常生活各方面活动的情形,是汉代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本次展览集中展出中央研究院历史文物研究所收藏的大量「居延汉简」文物,再现汉帝国时代的边防图景。
由77支竹简编连而成的「永元器物簿」是本次展览最重要的展品,这份简册全称「广地南部永元五年至七年官兵釜硙月言及四时簿」,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汉简中,木简、墨迹及编绳保存都最完整的一份汉代简册,内容包含五份东汉边塞武器装备报告,详尽展示了汉朝军事防备力量。
展览还将展出部分与简牍同时出土的相关文物,包括汉代五铢钱、耳杯、箭杆、笔、帛、纸,唐宋钱币、瓷片、西夏手抄佛经、善业泥和一张珍贵的元代纸币。
其他展品:
毛笔,破城子(今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一带)出土
竹简,地湾(今甘肃额济纳河流域一带)出土
永光二年予候长郑赦宁册,破城子(今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一带)出土
戍卒庆贤衣装封检/红外线扫描图,破城子(今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一带)出土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