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以历史人物画知名画坛,或高人逸士,仙风道骨,气宇轩昂,或靓女美妇,面容光洁,妩媚艳丽,充分展现出高贵博雅的古朴气质,但又不失现代的浪漫气息。
在人物画中,傅抱石尤以仕女画最具特色。他继承了传统的铁线描、高古游丝描等技法,参以自创的破笔散锋,糅合多种笔法而自成一格,结合写意与工笔进行创作,发展出写意化的韵律美,可谓是近代以来最具独创性的仕女画家。
1940年代以来,随着《丽人行》、《琵琶行》、《后宫词》、《罢阮图》、《九张机》等一系列描绘唐宋宫怨诗意画的出现,傅抱石的仕女画风格正式形成。其笔下的仕女往往面颊圆润、身材丰腴,或倚竹而立的佳人,或相思情深的怨女,或罢曲归来的歌女,或踏青游春的贵妇,设色如烟如雾,皆婀娜多姿、妩媚动人、风情万种。在不同的环境下产生不同的意涵,她们或转身回眸、或仰头张望、或俯首沉思、或搔首弄姿,造型上汲取陈洪绶的变形奇趣与石涛的洒脱意态,笔墨上效法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并在运笔上追求速度与力度,写意飞动,从而使人物动感十足,皆临风摇曳,服饰也随之自然飘逸,充分展现出女子的婀娜身姿和妖艳娇容。傅抱石的仕女画以表现整体的意境与格调取胜,透过画面环境的渲染、笔墨的变化与章法的虚实,再加入他清新典雅的设色,让傅抱石仕女画——无论是复杂或简练的画面——都有种诗的回味与韵律。
1950年后,由于政治形势的不断变迁,傅抱石基本舍弃了唐宋宫怨诗词仕女画乃至上古高士画的创作,二湘或许由于与爱国者屈原的关系,勉强可以纳入题材体系,成了他晚年人物画创作少数的主要表现内容。二湘形象端庄优雅,面相丰满美丽,但表情凝重沉毅而略带忧伤深邃之感,少见早期姿势灵动、线条飞舞、千娇百媚的美女图像,这不得不说是政治的强大影响所致。
值传统「七夕」之际,南京博物院以「所谓伊人」为主题,举办傅抱石仕女画专题展,勾勒其仕女画风格之迁变,立体地展示其仕女画面貌,为人们提供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