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遴选香港承训堂、梦蝶轩收藏的逾300件/套展品,年代从13世纪至21世纪,展示喜马拉雅和蒙古地区的首饰、服饰、宗教器用等,通过展品的艺术和工艺成就,揭示两地因历史原因而产生的艺术交流与互动。
喜马拉雅和蒙古地区的交往与融合始于13世纪中期,涵盖军事、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20世纪以前,中国境内的西藏人和蒙古人形成了「西藏佛教社会」。西藏喇嘛是法师和精神文化的提供者,蒙古弟子是物质供养者和武力保护者,彼此互补共存。
此次展出的两地饰物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包括对金银、绿松石、珊瑚的极致崇尚,对头部、颈部、腰部装饰的特别关注,以及对累丝、镶嵌等工艺的普遍使用等。喜马拉雅地区的饰品体现了藏传佛教和印度教元素,以及天人合一的理念,成为精神信仰的重要载体,凸显了宗教与日常的交融。
部分展品
金、铜鎏金嵌宝石项链,尼泊尔,19-20世纪
银鎏金錾花茶壶,西藏,19-20世纪
铜鎏金嵌宝石镶翅法螺,西藏或尼泊尔,19-20世纪初
铁鋄金满文护臂甲,汉地或西藏,18-19世纪
金嵌宝石嘎乌,拉萨,约1940年代
察哈尔蒙古妇女银鎏金头饰,蒙古,19-20世纪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