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将展出130件/组文物,包括先秦时期的青铜器、彩陶、金器,汉晋时代的毛织物、不同文字写成的文书,以及唐代丝绸之路全盛时期的佛教艺术品、生活用品等,勾勒从公元前2000年到汉唐时期的西域历史图景。
西域是新疆的古称,中原对西域的了解始于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但展览中的多件展品反映了早在先秦时期,西域就与中原地区保持紧密联系。如西周至战国时期的叶脉纹铜斧、铜镰等青铜器,以及田园葡萄纹彩陶罐、单耳带流几何纹等陶器。
狮虎形金箔饰,战国
茧型陶壶,西汉,1976年新疆昭苏县夏台墓葬出土
新疆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地。展览展示了高昌故城出土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五铢钱、东罗马金币,再现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经贸往来盛况;南北朝时期的「胡王」锦则记录了丝路上胡人商队的忙碌景象。
虎形圆金牌,战国,1977年阿拉沟30号墓出土
绿地对鸟对羊灯树纹锦,北朝
展览还呈现了采用各种文字书写的文书,包括佉卢文木牍、龟兹文木简、栗特文文书,这些文物的大量出土反映了新疆历来是多元文化聚集和并存的地区。而唐代西州(今吐鲁番)学生写成的《开元四年<论语>郑氏注》,体现了中原文化对西域的深刻影响。
其他展品
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唐代,1975年焉耆县锡克沁佛寺遗址出土
剧本内容编写了120岁的婆罗门波婆离因年老不能亲自拜谒释迦牟尼如来佛,于是派弥勒等16位弟子代表他谒佛致敬的故事。
彩绘伏羲女娲麻布画,唐代,1966年吐鲁番阿斯塔那42号墓出土
唐劳动妇女俑(一组四个),唐代,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1号墓出土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