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注意 10 天内闭馆时间
2025年10月9日至12月25日闭馆维护
本次展览将在2018年3月中央美术学院首展的基础上,依托中央美院美术馆的藏品,进一步推进徐悲鸿及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展览分为学派传承和文源同道两个单元,将展出徐悲鸿本人及其师友的作品,窥探其所处时代的艺术生态,也试图在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语境中加深对徐悲鸿艺术思想和实践的理解。
《马》,徐悲鸿,纸本墨笔,1947年

第一单元「学派传承」:从徐悲鸿教育学派的角度,考察徐悲鸿、吴作人、艾中信、孙宗慰、李宗津、冯法祀等人教学相长的艺术轨迹,展示徐悲鸿艺术教育的实践、传承对中国20世纪美术发展的深远影响。
《紫禁城残雪》,艾中信,木板油彩,1947年

第二单元「文源同道」:突出徐悲鸿的写实主义主张和改良中国画的理想,呈现与他志同道合的艺术家在20世纪中国美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之路的多种探索,包括齐白石、张大千、陈师曾、傅抱石、叶浅予、李可染、蒋兆和、常书鸿、李毅士、吴法鼎、秦宣夫、司徒乔、王式廓等。
《陶翁醉菊图》,蒋兆和,纸本设色,1982年

《团城(白皮松)》,宋步云,布面油彩,1947年

《蒙藏女子歌舞》,孙宗慰,布面油彩,1942年

《纤夫》,吴作人,布面油彩,1933年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