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澄(1880-1946),原名厚倜,字亚农,出身山西科举世族,早年东渡日本留学,得与孙中山、黄兴等人相识,赴沪参与发动上海光复起义,功成身退后转向实业救国、兴学育才,在苏州创办益亚织布厂和振华女校。
何澄于1913年定居苏州,在十全街灵石何寓先后建造「两渡书屋」「灌木楼」两处私宅,费时三年整修荒废的网师园,使其免堕兵尘。他受家学熏陶雅好古物,所藏蔚为大观,自商周以迄近世,囊括书画、金石、陶瓷、文玩、碑拓诸类,尤以古代书画、文房雅物、各类印章最为佳善。
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前夕,何澄将部分古物藏匿于灵石何寓,后由其子女捐赠国家,私园网师园亦献归国有。
为纪念何澄诞辰145周年,苏州博物馆汇集100余件文物,包括何澄所藏的古代书画、文房雅物、各类印章,及其子女家藏书信手札等,着重展示何澄交往名家、搜集和保全古物的经历。
部分展品
《麓山寺碑》拓本,苏州博物馆藏
《花鸟图》(之一),沈周,明代,苏州博物馆藏
《消夏图》页,宋代,苏州博物馆藏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