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汇聚瑶族、苗族、壮族、侗族、京族、彝族、革家人、水族等西南少数民族相关展品65件(套),通过「天·人」「象·意」「约·繁」及「常·易」四个部分,探析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美学,以及融于服饰的文化内涵。
第一部分「天·人」阐述人与自然共生下的服饰起源。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原料、染料、纺织工具的竹木材料等一般是就地取材,而服饰形制和配饰也注重与当地气候、地形等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
第二部分「象·意」聚焦作为审美主要载体之一的纹饰。西南少数民族善于「观物取象」,将自然物运用组合叠加、夸张、抽象变形等艺术手法,借助隐喻、寓言、拟人化等特定的思维方式,创造出特色的动物、植物和几何纹样装饰到服饰上。这些纹样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第三部分「约·繁」呈现西南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简繁有致。其搭配与色彩既讲究节令时序,也映照穿着者的社会身份,在繁复与简约中形成一种对立而统一的辩证关系。最后第四部分「常·易」主要探讨少数民族传统美学如何融入当下社会生活的问题。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