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国宝展厅于2025年1月推出新一期展品——黄釉扁壶。这件扁壶装饰「胡腾舞」图案,且出土于绝对纪年墓,为研究北齐时期的胡汉民族关系、南北朝时期的陶瓷工艺发展以及乐舞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黄釉扁壶1971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县的一处墓葬,墓主范粹(548-575)是北齐的高级将领。壶通高20.5厘米、宽16.5厘米,通体施黄釉,釉色呈现出一种玻璃样质感。扁壶形体扁圆如皮囊,具有游牧文化特色,两肩各一系孔,颈肩之间饰联珠纹一周。
壶腹两面模印胡腾舞图案:中央一人起舞于莲花台座之上,舞者左侧一人双手作击拍状,一人双手持笛作吹奏状,舞者右侧一人双手击钹,另一人手执五弦琵琶作弹奏状。五人皆高鼻深目,头戴蕃帽,身着窄袖长衫,腰间系带,足蹬半筒高靴,应属于当时西域人的形象。
胡腾舞是一种流行于北朝至唐代的西域民间舞蹈,舞者多为男性胡人,因舞姿以腾身跳跃为基调,故名「胡腾」。黄釉扁壶出土于中原地区,其造型和装饰却体现了游牧民族和西域文化特色,体现了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流与融合。
黄釉扁壶,北齐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