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以「天空的发现」为题,展出从江户时代至当代的日本美术作品,涵盖屏风画、浮世绘、油画、摄影等多种类别,试图通过梳理作品中「天空」表达的变迁,映照出其中人们意识的变化与动荡。
人们每天看到的天空,在现代社会被视为每个人都能描绘的一个普遍存在。然而在日本古代美术中,在江户时代之前,画家试图真实描绘「天空」的意识并不强烈。在障壁画、屏风画中,金箔背景和金云等元素占据了天空的空间,而在水墨画中,有时它被视为留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日本古人眼中,天空既不是神的世界「天界」,也不是人类所在的地面,而是一个模糊的地方。
《京都名所图屏风》(左屏),松川龙椿,江户时代后期,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藏
直至江户时代特别是江户末期,受西方绘画和学说影响,洋风画、泥绘(一种民间绘画)和浮世绘中才开始出现广阔的蓝天。江户时代画家司马江汉(1747-1818)的画作是反映当时人们对「天空」认识变化的显著一例,他正是从「兰学」(江户时代经荷兰人传入日本的西洋学术)中学习地动说,才拥有科学的空间认识,进而在画中描绘蓝天。另一方面浮世绘中以水平带状颜料渲染天空的典型手法,也显示出对天空的表达有时是形式化和概念化的。
《富岳三十六景·山下白雨》,葛饰北斋,江户时代,埼玉县立历史与民俗博物馆藏
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正式的西洋画教育和科学气象观测的引入,画家们开始尝试捕捉不断变化的云和阳光。至20世纪,受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新艺术潮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画家开始在画作寄托自己的心象,描绘出多样且富有个性的「天空」。
与其他绘画主题相比,由于人们的视角通常是向着地面即向着日常的,绘画中以「天空」为主角的画作相对较少。当地上发生地震或战争,人类的日常被打断、摧毁时,废墟上方开阔的天空、从战地向上仰望的天空突然变得具有强烈的存在感。这种本在眼前却未被意识到的空间骤然显现,反映出我们认知的不确定性。
提示:展览分为前期(9月14日 - 11月14日)和后期(10月16日 - 11月10日),展期内部分展品将有更换。
部分展品
《戴达姆谷》,约翰·康斯特勃,约1805-1817年,栃木县立美术馆藏
《云》,武内鹤之助,1910-1912年,目黑区美术馆藏
《窗外的夏日风景》,岸田刘生,1921年,茨城县近代美术馆藏
《有云的自画像》,万铁五郎,1912年,大原美术馆藏
《青的太阳》,香月泰男,1969年,山口县立美术馆藏
《TOKYO SUBURBIA 东京郊外》之「幕张湾城,千叶县」,Takashi Homma,1995-1998年,东京都现代美术馆藏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