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游移于仕隐之间,或受命朝廷,或遁隐山林,或享出世之名,或行入世之实,各自成就不同的艺术道路。
本次展览遴选46组馆藏虚白斋中国书画作品,从现今社会的生涯规划角度看古代文人对生活和仕途的抉择,阐述仕隐文人、朝野画家、儒佛名士等因不同人生轨迹和个人际遇而呈现的独特书画风格及艺术追求。
展览通过在朝与在野、宫廷与山林、儒道与佛学的对照,全面地呈现明清书画艺术风格的流变,并探讨贰臣与遗民群体在易代之世的历史处境下的去就抉择及其对他们艺术追求的影响。
部分展品
《抱琴归去图》,唐寅,水墨设色绢本
《长林消夏图》,文徵明,1540年,水墨设色绢本
《行书诗》,王铎,1645年,水墨绫本
《南山云起图》,恽寿平,1670年,水墨纸本
《芦凫图》,朱耸,水墨纸本
《秋山不老图》,唐岱,1733年,水墨设色绢本
《仿黄公望山水图》,王原祁,1703年,水墨设色纸本
《行草书诗四首》,康有为,水墨纸本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