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架山考古博物馆基本陈列分临平遗址群厅、茅山遗址厅、玉架山遗址厅三个部分,共陈列逾1700件(套)文物,结合多媒体互动、复原展示等多元化手段,全面系统地阐释良渚文明,呈现临平地区的文明源流以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
临平遗址群厅
临平遗址群作为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高等级区域中心,目前已发现遗址二十余处,涵盖大型聚落、小型村落、贵族墓地与平民墓地等多种类型,呈现出功能各异、等级有序的聚落结构。
临平遗址群厅面积为990平方米,共展出超过300件(套)文物,通过「水乡」「宜居」「秩序」「事神」4个单元,呈现临平作为良渚文明区域中心的发展历程,揭示良渚社会的阶层结构和文化内涵。
重点展品包括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简化神人面纹双联玉琮、玉柱形器、兽面纹玉三叉形器等。
简化神人面纹双联玉琮,横山 M2 出土
高节琮,横山 M2 出土
镯式琮,横山 M2 出土
展厅现场
茅山遗址厅
茅山遗址历经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广富林文化,是一个多文化层堆积的史前古人类文化遗址。茅山遗址首次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水稻田遗迹,为进一步研究良渚的稻作农业提供了重要线索。
茅山遗址厅面积为1325平方米,展出超过500件(套)文物,通过「初开」「承启」「丰稔」「堙没」及「穑火相传」5个单元,生动展现从马家浜文化晚期到广富林文化时期茅山遗址的文明演进过程,阐述茅山遗址在稻作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重要展品包括整体提取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古稻田遗迹,以及广富林时期的农耕层上的水牛足迹。
展厅现场
玉架山遗址厅
玉架山遗址为6个相邻的环壕围沟组成的聚落遗址,涵盖良渚文化早、中、晚各个时期,是目前所见唯一贯穿一千年良渚文明兴衰历程的遗址。玉架山遗址也是已知良渚文化墓葬数量最多、出土文物最丰富的环壕聚落遗址,堪称良渚葬仪的「立体图鉴」。
玉架山遗址厅面积约1347平方米,共展出超过900(套)出土文物,通过「规划营建」「见证兴废」「葬仪葬俗」「群玉架山」4个单元,详细介绍玉架山遗址的自然环境、环壕兴衰、墓葬习俗、玉器制造等内容,凸显其在良渚文明中的独特价值。
重要展品包括玉架山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梳背和玉冠状器,以及国内目前唯一经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良渚文化刻符玉璧。
刻符玉璧,玉架山遗址出土
展览现场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