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展览分为两期,前后期展品将更换,第一期展期为3月22日至6月22日,第二期展期为8月2日至11月2日。
本次展览遴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亚洲织品文物,划分「包覆与盛物」「装饰与辨识」「护佑与祝福」3个主题,分别从实用功能、社群关系、精神象征等不同的方面,呈现织物跨越时代与地域的多元面貌与丰富意涵。
织物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各种实用功能,既可以为身体提供遮蔽及保护,亦能装饰空间,使环境舒适而美观,营造出特定氛围,还可以盛装物品,避免磨损和碰撞或方便随身携带。
织物是社会区别与美学表达的重要标志。人们通过织品服饰的材质、工艺、色彩、图案等提升自身外貌,展现审美品味,也显露身份地位与群体认同。
织物在许多文化中蕴含精神层次的意义与功能,某些织物被认为具有特殊力量,能驱除灾厄或疾病,保护人们度过出生、成年、结婚、生育、死亡等重要阶段。织品上的装饰图案也经常带有吉祥寓意。
楼阁宝塔人物动物纹伊卡礼仪挂饰,柬埔寨,20世纪
为配合亚洲艺术节的年度主题,本展设有「婚庆盛装」单元展示马来西亚的结婚礼服,呈现其中的礼俗文化。
马来传统婚礼融合伊斯兰信仰与本地文化,主要仪式包括探询、提亲、订婚、婚约、并坐等。在婚礼宴席中,新娘通常身穿优雅的古笼装(baju kurung),由上衣与长裙组成,搭配精致头巾与黄金首饰;新郎穿着传统的马来装(baju Melayu),包括上衣与长裤,下身围裹织金腰布,头戴「登果洛」帽饰(tengkolok)或宋谷帽(songkok)。
部分展品
花卉几何纹刺绣连衣裙,阿富汗,19世纪
人物植物纹刺绣床罩,孟加拉地区,20世纪
花卉几何纹刺绣嫁妆袋,印度,20世纪
几何纹拼布礼仪外套,印尼爪哇,19世纪
花卉几何纹织金锦肩布,印尼苏门答腊,19世纪
刺绣童衣,土库曼斯坦,19-20世纪
花卉几何纹伊卡礼仪用布,印尼峇里,20世纪
鳄鱼几何纹伊卡礼仪用布,马来西亚砂拉越,19世纪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