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叙事横跨14至17世纪,将明代中国置于第一次全球化的浪潮中,通过「日月初升」「航海传奇」「白银贸易」「无问西东」「美美与共」五个部分,以逾400件(套)展品呈现明代中国与世界的互通、共融。
14-17世纪,明代的中国人在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集中不断消解、重构「中国」与「世界」的天下观与世界观。明初确立了以朝贡贸易为核心的东亚、东南亚区域合作秩序,郑和下西洋这一宏大的航海壮举,使得「中国式」世界秩序观念下的海外交流得以极大扩展。
此后,白银时代的到来,使得区域与世界的连接更为紧密,中国逐渐走向了全球近代化的大合流。西学东渐,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逐渐形成了「世界意识」;与此同时,中学外传,中国文化、艺术、思想及物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个世界,也使得西方人对于中国的认识更为清晰。
南京博物院藏多件重要文物将一同展出,包括明金蝉玉叶、明永乐青花寿山福海纹三足炉、明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以及《坤舆万国全图》明万历年间宫廷彩色摹绘本,其开创了中国绘制世界地图的模式,是中西方地理观念碰撞交融的标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部分展品
金蝉玉叶饰件,明代
青花寿山福海纹三足炉,明永乐
釉里红带盖梅瓶,明洪武
坤舆万国全图,明代,第二期展出
展览现场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