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上海是中国金银器重点产区之一,近代以来上海的银器文化海纳百川、融汇中西,既演绎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与巧夺天工的匠意,也映照出近代上海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
本次展览汇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银器及相关文献百余件,勾勒老上海银器及其行业发展轨迹,展示江南文化的精致与婉约,体现海派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20世纪20至30年代,上海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有着「东方巴黎」之誉,银楼业的兴盛便是其有力见证。老上海有九大银楼:杨庆和、裘天宝、方九霞、凤祥、宝成、庆云、景福、费文元和庆福星。这些银楼均成立于清末民初,以其良好的信誉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
部分展品
「婚庆」银碗,民国时期,裘天宝银楼制售,铭文「百年好合」和「一团和气」
民国海军部测量局中国同仁赠英籍高管银器礼物
测量局副局长米禄司在婚庆、寿辰时收到的礼物。银器为西式造型,铭文寿比南山、喜鹊登梅等纹饰为中式传统图案,主要采用中国传统錾刻工艺制作。
1911年上海高尔夫赛冠军银奖杯
奖杯得主费里尔是二十世纪初著名的高尔夫球手。该奖杯为日本著名银器制造商「鸿池」出品,杯体上錾刻菖蒲纹,底圈英文刻比赛及奖品得主信息。
展览现场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