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展是东京国立博物馆2019年的开年大展,以中国书法史上的杰作《祭姪文稿》为首要展品,呈现颜真卿(709-785)之为人与书法艺术的精髓,介绍唐代书法对后世及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颜真卿《祭姪文稿》,唐乾元元年(758),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东晋与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两个高峰,前有「书圣」王羲之,后有「初唐三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三人为楷书树立典范,而颜真卿在继承三大家传统的同时创造了被称为「颜体」的独特笔法,对后世影响极大。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唐拓孤本),唐贞观2~4年(628~630),三井纪念美术馆藏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唐贞观6年(632),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藏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唐永徽4年(653),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褚遂良摹黄绢本王羲之《兰亭序》(局部),唐代(7世纪),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寄托
颜真卿,字清臣,祖籍琅琊临沂,世代书香名门之后。安史之乱中,颜真卿毅然举兵勤王,其侄子颜季明在战争中牺牲,颜真卿悲愤不已,写下《祭姪文稿》,其笔触从平静渐进激昂,呈现了笔者内心的强烈动荡,历来被视为名垂青史的书法杰作。
颜真卿《千福寺多宝塔碑》,唐天宝11年(752),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以安史之乱为节点,中国书法在唐代迎来转折,作为传统权威的王羲之书法逐渐流于形式,取而代之的则是诉诸自身情感、坦率流露心境的作品,而颜真卿的书法正是这样一个变迁的生动体现。
除了唐代的诸多珍品外,本展会通过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京都国立博物馆的珍贵藏品介绍颜真卿的后世影响,如北宋苏轼《行书李白仙诗巻》、平安时代空海《金刚般若经开题残卷》等。
怀素《自叙帖》(局部),唐大历12年(777),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怀素《小草千字文》,唐贞元15年(799)前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寄托
空海《金刚般若经开题残卷》(局部),平安时代(9世纪),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苏轼《行书李白仙诗巻》,北宋元祐8年(1093),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赵之谦《行书五言联》,清咸丰8年(1858),个人藏品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